韓國電影《美麗青年全泰壹》

 

看韓國影視作品這些年,一直有一個疑問,就是為什麼那些優秀的作品總是內建了濃厚的現實意識?不管類型、不管輕鬆或嚴肅、不管商業或藝術……優秀的韓國影視作品總能從中準確的映射出或近或遠的各式現實/歷史(即使歷史亦常常回扣現實)議題。按死硬派現實主義哲學家盧卡奇的說法,就是他們總能形塑出一個個「典型」人物,透過這樣的人物呈現錯綜複雜的「社會整體性」。有這樣的創作意識已屬不易,透過各式純熟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,更是難上加難的事,而他們能做得質量俱佳,實在非常不可思議。

前幾天和也熟悉韓國電影的詩人聊到這個問題,他說大概是韓國從七零年代以來,大量的知識份子「下鄉」蹲點,一面勞動或做訪調,一面閱讀大量的左翼理論書籍並互相辯論,從而累積了豐厚的現實主義基底。後來其中一些人跑去做創作,就把這樣的養分帶進去了吧。

我想起大約七八年前的某日,同樣是和詩人聊天,聊到當時已經名滿世界的韓國導演李滄東,詩人興奮的說他看到李滄東的作品時非常激動,覺得這個人年輕時一定跟他讀過同樣的書,在思想和創作上經歷過同樣的困惑和掙扎,說著說著他加重了語氣:「特別是《薄荷糖》,簡直是照著盧卡奇的《現實主義論》拍出來的!」,當時我心想這大概是詩人一相情願的浪漫,看個電影就能看出這些東西,哪有這麼巧的事!

想起這件往事之後,我在網上爬梳了韓國的運動史,發現了「全泰壹」這個名字。全泰壹何許人也?他是為了抗議韓國惡劣的勞動條件,在1970年自焚而死的22歲年輕工人,他生前留下的那句話:「如果我能有一個大學生朋友該多好!」,喚起了大批韓國大學生懷著愧疚投入勞工運動,持續數十年之久,是為韓國勞工運動的重要轉捩點。

1995年,全泰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《美麗青年全泰壹》。我在網上接著搜尋這部電影的資料,看到編劇名單時嚇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,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。編劇欄上掛了四個人,排第一的不是別人,正是李滄東。繼續往下瞄,又被震了一下,排第三的,叫許秦豪,名片《八月照相館》以及後來許多知名通俗電影的導演。

多年疑惑至此得到解答。


https://movie.douban.com/subject/1891521/?fbclid=IwAR0UCwfH3QVsvrjiR4bfiA_wp21Q6Xh6GGQu2pSAy7GwQWA7aspMW5yL_xI

留言

熱門文章